1963年大山的伐木工捡到一枚印章公安了解后调3卡车兵力搜山
郭桃仁,一名伐木工,去参加县里的农业报告会议时,怎么也想不到,坐在旁边的同事竟然会举报他。结果,他像犯人一样被“请”到了公安局。真是倒霉透了!
事情的起因竟然只是一个随手在笔记本上盖的红色印章图案,这让我自己都有些哭笑不得。
1963年10月,在江西万载县官元山林场检坑,郭氏兄弟带领的一群伐木工人正在这片荒野上辛勤劳作。他们年轻力壮,不畏艰辛,全力以赴地砍伐树木,为了开垦这片未开发的土地而努力奋斗。
这里有两个兄弟,哥哥叫郭桃仁,弟弟叫郭兴仁。虽然他们是亲兄弟,但性格却大不相同,非常不一样。
哥哥郭桃仁是个憨厚老实的实干家,勤奋踏实的态度让他在上级眼中脱颖而出,顺利被提拔为检坑伐木队的队长。相比之下,弟弟郭兴仁则狡黠懒散,总是玩小聪明而不愿意脚踏实地。因此,他一直留在乡下,没有稳定的职业。
新中国成立后,国家正处于恢复和发展阶段,各行各业急需人手。哥哥郭桃仁通过老乡的介绍,来到了检坑这一个地区成为了一名伐木工。随着经验的积累,他越发熟练,便邀请弟弟郭兴仁一同加入,兄弟俩并肩作战,共同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。
在哥哥的带领下,原本游手好闲的弟弟也加入了伐木工人的行列。在哥哥的耐心指导下,弟弟渐渐改变了过去的放荡不羁,全心投入到新的工作中,开始踏实努力地生活。
那时候,有这样一个工作,能养活一家人,在别人眼里就像是拿到了稳定的饭碗,真的很不错。所以,这兄弟俩特别珍惜这份工作,视如珍宝。
那时候新中国还在不断摸索中,大家都想快速进步,改变缺衣少食的困境。全国人民都充满热情,决心一起努力改变现状。
今天一大早,大家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。郭桃仁哥哥,像平常一样,在四处巡查。突然,他注意到远处的弟弟,只见他双手捂着肚子,双腿夹得紧紧的,腰也半弯着,一副非常难受的样子。
弟弟对哥哥说:“我感觉吃坏肚子了,想去上个厕所。”哥哥随口回应:“你总是这么多事,快去快回,别耽误我们的进度。”
弟弟爽快地答应着,然后向那片寂静的树林深处走去。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,赶紧蹲了下来。当他忙完之后,猛地发现旁边竟然有一个黑色的皮箱子,一侧露在外面,另一侧则被泥土和枯叶覆盖着。
是谁会这么不小心,把箱子扔在这里这么久?看来是被遗忘了吧。他怀着好奇走了过去,四周看看没人,便动手扒开上面的土和枯树枝。箱子已经有些腐烂了,这让他更加好奇箱子里到底藏了些什么。
他打开箱子,快速扫了一眼里面,期望能找到点值钱的东西。不过箱子里除了些碎纸片和一个印章,也没啥值得拿走的。对于不识字的郭兴仁来说,这些看似平凡无奇,没啥特别的。
他盯着这枚类似银圆的东西,发现它并没有烂掉,只是表面有些生锈了。上面还有一些他看不懂的图案和文字。他琢磨着这东西可能值点钱,于是毫不犹豫地把它放进了自己的口袋。
回去后,郭兴仁没跟工友们提起自己捡到的东西,也没跟哥哥说,而是继续埋头工作,完成任务。
天黑了,风有点凉,大家都回宿舍去休息了。郭兴仁忙了一天,一回宿舍就想起白天捡到的那块银色的小圆片,便拿了出来仔细瞧了瞧,想搞清楚这东西有没有啥用处。
他看不清那物件,先是用衣服抹去上面的泥土,看着像是个银色的东西,应该值点钱,感觉运气不错。但是,当他用水清理洗涤干净后,还是不认识上面的字,这让他有些犯难。
这个时候,他感觉自己的哥哥郭桃仁可能见多识广,说不定会知道这是什么东西。
他叫来哥哥,低声神秘地让他在房间里等他。哥哥一脸困惑,想知道弟弟到底要干嘛。弟弟小心翼翼地拿出印章给哥哥看,不过哥哥也是和他一样,没念过书,不认识字,看了半天也一头雾水。
他们想知道上面写的和画的是什么内容,哥哥就拿出自己随身带着的印泥,蘸了点泥在印章上,然后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随意盖了一章。
俩兄弟看着上面的繁体字,一头雾水,完全不知道是啥意思。他们都觉得这个东西很神秘,但也看不懂,于是就没有再深究。虽然觉得这只是一件银质的东西,没有什么特别之处,但他们还是决定保存下来,说不定以后会有用呢。
兄弟俩从未和别人聊起过这件事,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枚印章有多重要,自然也就没向上面报告。就这样,这枚尘封已久的印章依然默默无闻,无人知晓。
这么一枚珍贵的印章,被一对老实巴交的兄弟捡到了。他们既不知道这印章有多值钱,也不懂它背后的故事。不过还好,他们没拿去换钱,也没随手丢掉。
正因为这样的行为,这枚难得的印章才能与世人相见,并被传承至今。幸好这枚印章不是纯金做的,否则还真不知道能否保存到现在呢,毕竟金子在世人眼里从古至今都挺值钱的。
如果这枚珍贵的文物被别有用心的人捡到,可能就会被藏起来,永远不会被世人知道。或者,如果是一个缺钱的普通人捡到,他们可能会把它卖掉换成钱,这样我们也就不可能再找到它了,更无法向世人展示它的价值。所以,我们必须非常小心,确保这枚文物得到妥善的保护和展示,让更多人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意义。
这些英雄们不惜一切,甚至是用自己的生命,来守护那些重要的东西。他们宁死不屈,绝对不会让敌人得逞。这些人是真正的英雄,他们的伟大贡献,让我们现在能够过上和平安稳的生活。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和付出,我们现在的日子肯定会更加艰难。
这文物虽被不识字的兄弟错过了,但终究还是揭开了神秘面纱,跟世人打了个照面。虽然晚了点,但历史这东西,总不会消失,只是看它以什么方式重现罢了。
1963年的一天,郭桃仁作为队长接到了林场的通知,让他去县里参加一个关于林场工作的会议。于是,郭桃仁便前往万载县参加了林业报告会议。在会议上,领导在上面发表讲话,郭桃仁则认真地拿着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每一个要点。
虽然他既不会写字也不认识字,但每次开会时,他都会带着笔记本,用自己理解的符号和图画来记录会议内容。即使无法用文字表达,他依然能够用心地参与并记录每一个重要的瞬间。
这时,旁边的伐木工同事觉得郭桃仁挺有意思的,不写字记录反而画些奇怪的符号。出于好奇,他借了郭桃仁的笔记本看了看。
经过交谈,我们了解到他并不识字,但总是非常认真地按自己的理解记录别人的讲话。我们好奇地问他那些符号代表什么,郭桃仁耐心地向同事解释每个符号的含义。
同事在翻阅笔记本时,突然注意到了其中一页上有一个红色的印章图案。他仔细打量了一下,感觉有些不对劲。于是,他毫不犹豫地把笔记本还给了郭桃仁,然后默默地离开了。
郭桃仁也不清楚为啥他突然不看了就走了,她心里也没多想,觉得可能是有啥急事得赶紧处理吧。
同事看到笔记本上有我党的印章图案,他就开始琢磨这图案为啥会出现在这儿,是不是有啥问题。于是,他就猜测这个人是不是反党分子,背景是什么,心里挺不踏实的。最后,他决定向当地公安局报告这个情况,以便调查清楚郭桃仁的身份和意图。
今天上午会议结束后,郭桃仁还没来得及离开,突然几个公安同志出现在他面前,证实了他的身份后,便要求他跟随他们去公安局协助调查。
他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去了公安局。到了地方,一位公安局的领导接待了他,让他坐下。郭桃仁坐在那里,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的,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心里不禁琢磨:难道我做过什么不对的事吗?为啥会被叫到这里来?来这里可不是啥好事。不过话说回来,只要我没做亏心事,就不用怕什么鬼敲门。我一直都是堂堂正正做人,规规矩矩做事,没必要怕个啥。
随后,领导神情严峻地询问他:“同志,你的笔记本上怎么会有印章图案?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?”这时,他才如梦初醒,意识到正是这个图案引发了事端,也明白了之前同事为何表现得如此不寻常。
郭桃仁笑着解释道:“这个印章是我之前不小心用银质金属印上的,我并不是故意要印上去的。因为我不识字,所以也不知道这个印章代表着什么。同志,我真的没有做错事,请你们一定要仔细调查清楚啊!”
领导接着追问:“你就坦白告诉我,这样的一个东西是从哪儿来的,现在又放哪儿去了?”
“这个东西是我弟弟在树林里偶然捡到的,他觉得很特别,就带了回来,现在放在他的宿舍里。”他向我解释说。
警察拿起郭桃仁的笔记本翻看,上面全是些莫名其妙的符号和涂鸦,不像是什么不法分子的密语。警察好奇地问郭桃仁这些画的是什么,但看他一脸坦然,也没什么可疑之处,便放下了对他的警惕,没有再深入追问。
这枚刻有文字的印章被领导发现后,他迅速向上级汇报了此事。上级接过笔记本,目光落在印章上,认为有必要立刻调查清楚印章的真伪,并亲自前往检坑查看是不是还有烈士遗迹。
警察打量着这位朴实的伐木工,觉得他不像是会说谎的人。于是,警察详细地给郭桃仁解释了印章的来历和重要性,让他明白这枚印章的重要性。
郭桃仁突然意识到弟弟捡到的东西非同小可,竟然是一枚对国家很重要的印章。于是,他向大家讲述了弟弟如何意外发现这枚印章的经过。
这枚印章上刻着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”和“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”这些字,总共有20个字。中间还有一些图案,像是锤子和镰刀之类的。旁边还画着三颗五角星,看起来挺特别的。
看到这些字,你就能明白这枚印章在当年有多重要。没错,它正是土地革命时期湘鄂赣省政府的正式公章。
1931年,那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代,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地区,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。从当年的10月开始,东北的各个阶层人民和爱国的官兵们纷纷站出来,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形式的抗日队伍,如抗日义勇军等,他们用武器进行了坚决的抵抗。
1932年,日军再次攻击上海,受到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影响,决定全力反击。
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踊跃地投入到这场抗日战斗中。鲁迅、叶圣陶、郁达夫、丁玲等43位文化名人更是联名发表了《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》,他们愤怒地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,坚决反对的不抵抗政策,并呼吁全球的无产阶级和革命文化组织共同支持中国的抗日斗争。
1931年秋,和朱德等领导人在瑞金县碰头,他们决定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地址设在瑞金,并打算在那里举行“一苏大”。
11月7日早晨,瑞金县举行了盛大的“一苏大”会议。在这次会议上,大家选举了由、周恩来、朱德等63位杰出人士组成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。同时,大会也正式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。这一切,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。
为了更有效地管理事务,临时政府决定制作印章。于是,在1932年,一枚纯银的印章应运而生,上面刻有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”和“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”的字样。这样,他们就有了一个正式的身份象征和权力标志。
1932年,咱们国家还处于一片混乱之中,日本军队疯狂地侵略中国,让国人十分气愤,大家都批评的不抵抗政策。在赣州战役结束后,和他的部队在赣州江口聚集,讨论中央红军接下来该如何行动。
那时候,战况对我们红军不利,敌人强大而我们相对较弱。建议中央红移到敌军兵力较弱的赣东北地区,这样更加有助于我们躲避敌人的追击并发展壮大。但这个建议最终没有正真获得大家的认可。
蒋介石在当时的形势下,坚持“攘外必先除内”的错误方针,并发动五十万大军对鄂豫皖、湘鄂西中央红军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“围剿”。他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历史潮流和人民意愿。
红四方军在前几次反“围剿”中获得了巨大成功。但这次,由于红三军采取了错误的左倾战略,并且军事防备上存在巨大差距,中央红军未能突破敌人的“围剿”。因此,他们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,前往湘鄂川黔地区。
10月,苏区召开会议,深入探讨了中央的“左”倾冒险进攻策略,同时还研究了怎么样做出应对敌人的策略。
会议要求红军趁敌军还没完成合围时主动攻击,以此击溃敌军的大规模进攻,目标是占领重要城市,首先在江西取得胜利。但会议决定并没有让有领导才能的留在前线指挥战斗。
这次敌军大举围攻,红军虽然奋力抵抗,但还是没能打破敌军的包围。敌军出动了三十多万兵力来攻打鄂豫皖革命根据地,其他的还有十多万兵力去攻击湘鄂西革命根据地。在这种情况下,中央红军做出了战略转移的决定。
这5名战士负责转移保密文件和印章,他们分别是张春吉、邱思炎、易荣、王群和刘伯芳。张春吉来自苏区保卫局,邱思炎来自省互济会湘鄂赣,易荣来自省工会,王群来自省苏维埃。这五位战士在转移过程中,严密保护文件和印章的安全。
他们和大部队一起撤退,但敌人一直穷追不舍。最后,他们还是没能避开敌人的陷阱,在检坑这一个地区被敌军发现了。
为了守护机密,他们想了个聪明的办法,把箱子藏在大树下,用树叶遮住,这样敌人就找不到它了。他们还设法把敌人引开那棵大树,虽然箱子最终得以保全,但他们却不幸牺牲了。他们的英勇行为真是令人敬佩!
由于所有有关人员都英勇地献出了生命,中央红军中无人知晓这枚印章的下落,因此,这枚印章至今仍是个谜,未曾被人发现。
真没想到,这个箱子会在三十多年后被一个伐木工偶然找到。里面的文件虽然破损严重,找不回来了,但令人高兴的是,印章还完好地保存着。
第二天早上,公安局就派了三辆大卡车,还带了一百多号人,浩浩荡荡地赶到了检坑这个地方。
郭桃仁和弟弟郭兴仁重回发现印章的地点,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失望。只剩下一个破烂不堪的黑皮箱和满地的碎片。警方随后在这片树林展开了搜寻,希望能找到新的线索。
忙了一天,除了找到那枚印章,啥新线索都没有。跟上面汇报了情况后,他们就决定不继续搜了。
这兄弟俩因找到这枚印章而名声大噪,甚至厂里的领导都对他们表示了赞扬。他们也为自己的这一发现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。
这枚印章如今被保存在湘鄂赣革命纪念馆,由国家精心守护,并对外展示,让更多人了解它的历史价值。
这枚印章,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者,记录着中国历经磨难的岁月,以及中国红军为国家所做出的巨大牺牲。它承载着沉重而宝贵的历史记忆,应该被珍藏起来,让新一代青年铭记历史,不忘初心,继续前行。